我們分享一則司法院的新廣告 https://youtu.be/6tUBKEM-1Rg
我們遇過許多民眾搞不清楚檢察官跟法官的差別,雖然公民教育已經推行很多年,但是審檢分隸的基本觀念,還是不如「包青天」「一條龍式」的司法形象深植人心。
我們肯定司法院推出這樣新型態的司法普及教育宣導,期許司法院未來推出更多更貼近社會脈動的公關新作為!
標籤
關於司法行政
(16)
關於司法審判
(15)
大法官提名
(12)
法官心聲
(12)
假的恐龍法官
(9)
廣義司法改革
(8)
人民參與審判
(7)
司法資訊公開
(6)
法官過勞
(6)
違憲審查
(6)
判例決議檢討
(5)
捍衛司法尊嚴
(4)
死刑爭議判決
(4)
法官投書
(4)
法官退場機制
(4)
法庭看人生
(4)
誠摯呼籲
(4)
刑事羈押問題
(3)
法官進用養成
(3)
轉型正義
(3)
刑法肇逃罪
(2)
司法官人生
(2)
土地正義
(2)
民事強制代理
(2)
珍惜年輕法官
(2)
確保律師品質
(2)
聊聊訴訟吧
(2)
刑事精神鑑定
(1)
刑事舉證責任
(1)
刑事量刑問題
(1)
檢察官投書
(1)
檢察官起訴品質
(1)
獄政改革
(1)
2016年11月10日 星期四
2016年11月8日 星期二
「誰替數據開口說話?」-淺談台東地院Zen法官<從法院判決結果看醫療過失除罪化>一文
作者\JACK CHIANG 新北地檢檢察官 投書
昨日晚間從法改司的臉書頁面上拜讀了臺東地院Zen法官的投書<從法院判決結果看醫療過失除罪化>(下簡稱Zen文),覺得這文章很有意思。數據確實會說話,但數據說出來的話可不可信,卻是另一回事,更重要的,是誰在替數據開口說話?
對法學界來說,實證研究比起法律經濟分析更能夠為大多數圈內人所接受,畢竟那並非建構於圈外所不熟悉的經濟理論,而是依實務內部運作結果做出分析。不可否認,實證研究在某程度上能與經濟分析相連接,可能相互映證、可能相互衝突,但無論如何,這是兩種不同的東西。兩者連結的工程遠比想像中浩大,除了各種數據必須環環相扣,且雙向論證必須嚴謹,要考慮的因素非常多( 例如有沒有哪些因素是數據沒看見的或看不見的? ),如果像Zen文這樣,拿著實證研究的數據,直觀的套用經濟分析,做出的結論必然是怪異的,也無法回答各式各樣接踵而來的質疑。
2016年11月7日 星期一
分享蔡嘉裕觀點:重建人民可以理解的司法
我們分享來自台中地院蔡嘉裕法官日前在風傳媒的投書
http://www.storm.mg/article/184967
本文提出相當新穎同時具備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及可行性(feasibility)的建議,我們認為值得司法行政當局評估採納建言,更值得推薦給更多關心司法的朋友。
為什麼大多數民眾不懂判決書也不想看?蔡嘉裕法官認為:「因為法官寫的判決理由繁雜難看呀!結果就淪為司法圈內人才能理解的司法」-一語道出當前資訊流通愈加發達,社會對司法認知卻愈加疏離的主要成因。
http://www.storm.mg/article/184967
本文提出相當新穎同時具備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及可行性(feasibility)的建議,我們認為值得司法行政當局評估採納建言,更值得推薦給更多關心司法的朋友。
為什麼大多數民眾不懂判決書也不想看?蔡嘉裕法官認為:「因為法官寫的判決理由繁雜難看呀!結果就淪為司法圈內人才能理解的司法」-一語道出當前資訊流通愈加發達,社會對司法認知卻愈加疏離的主要成因。
2016年11月5日 星期六
從法院判決結果看醫療過失除罪化
作者\臺東地院Zen法官
法院案件最多的業務過失傷害或致死案件為車禍事故,被害人所受之死亡或傷害結果是由駕駛人直接造成;而醫療過失案件,則大都是病人因本來就有疾病或醫療問題前往醫院就醫,醫生在治療病人時,因過失導致上開結果。本文不討論醫生故意導致病人死亡或傷害的情形,這不在本文主張除罪化的範圍。
一、醫療過失與一般業務過失有何不同?
法院案件最多的業務過失傷害或致死案件為車禍事故,被害人所受之死亡或傷害結果是由駕駛人直接造成;而醫療過失案件,則大都是病人因本來就有疾病或醫療問題前往醫院就醫,醫生在治療病人時,因過失導致上開結果。本文不討論醫生故意導致病人死亡或傷害的情形,這不在本文主張除罪化的範圍。
二、法院判決結果分析
2016年11月3日 星期四
司法對應於憲法而存在
感謝郭玉林法官與我們分享「司法對應於憲法而存在」一文,原於2016/10/16發表在蘋果即時論壇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20161016/968896/ 全文如下:
作者\郭玉林法官
著眼「遲來的正義不是正義」,追求一個為人民存在的司法系統,確保《憲法》所保障的訴訟權得以實現。在此思考進路裡,能不能迅速解決紛爭、圓滿解決當前個案爭執,成為司法成功與否、適當與否的核心判斷依據,從此面向而言,司法是對應於人民訴訟權(《憲法》第16條明文保障的基本權)而存在。
2016年11月2日 星期三
法官改革司法連線關於司法院新任正副院長、五位大法官、正副秘書長等就職的聲明
司法院新任大法官並為正副院長及五位大法官,昨天均已走馬上任。再加上司法院正副秘書長、法官學院院長等新任一級主管,新司法院儼然象徵司法改革下一階段的啟航。欣見長期堅持改革立場的資深學長,在改革的關鍵時刻承擔這樣的大任,我們首先致上祝福及肯定,並肯定許宗力院長在人事方面展現新思維,託付改革的任務予具備改革背景的法官,對法官群體本身極富激勵意義。
面對這樣一個外界泰半給予正面評價的司法領導團隊,我們展望今後的司法,「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對於許院長提出的六大改革,我們致上高度肯定,不但有助於打造符合國民期待的司法,並可望從根本上解決若干由來已久的實務問題;細繹許院長近日兩次談話的內涵,可知許院長關切的面向,既深且廣,六大議題實則幾已囊括當前司法主要問題。需要改革的地方眾多,但司法資源卻有限。我們衷心期待許宗力院長兼顧理想與現實,逐步端出務實可行的方案,莫使粲然大備的改革藍圖,徒為國民與法官可望而不可及的天邊彩霞。
面對這樣一個外界泰半給予正面評價的司法領導團隊,我們展望今後的司法,「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對於許院長提出的六大改革,我們致上高度肯定,不但有助於打造符合國民期待的司法,並可望從根本上解決若干由來已久的實務問題;細繹許院長近日兩次談話的內涵,可知許院長關切的面向,既深且廣,六大議題實則幾已囊括當前司法主要問題。需要改革的地方眾多,但司法資源卻有限。我們衷心期待許宗力院長兼顧理想與現實,逐步端出務實可行的方案,莫使粲然大備的改革藍圖,徒為國民與法官可望而不可及的天邊彩霞。
2016年11月1日 星期二
總統府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程序啟動了
總統府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程序今天啟動了,網址 http://justice.president.gov.tw/
摘錄其說明:
「關於司法改革國是會議
司法改革是現階段臺灣人民相當關切的議題,為了建立一個屬於人民、回應人民需求、讓人民信賴的司法體系,我們決定召開司法改革國是會議。
有別於過去由法律專業人士主導的司法改革國是會議,我們將會廣泛徵集民意,納入政府部門、專業社群、民間社會的共同參與,凝聚改革方向,形成有效共識。
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目前規劃將以三階段方式進行,分別是:意見徵集、分組議題討論、總結會議,目前所啟動的即是意見徵集階段。總統府預計於105年11月中旬設置非法律專業人士過半的『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籌備委員會』,總統將自任召集人,統籌規劃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的相關事項。」
「關於司法改革國是會議
司法改革是現階段臺灣人民相當關切的議題,為了建立一個屬於人民、回應人民需求、讓人民信賴的司法體系,我們決定召開司法改革國是會議。
有別於過去由法律專業人士主導的司法改革國是會議,我們將會廣泛徵集民意,納入政府部門、專業社群、民間社會的共同參與,凝聚改革方向,形成有效共識。
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目前規劃將以三階段方式進行,分別是:意見徵集、分組議題討論、總結會議,目前所啟動的即是意見徵集階段。總統府預計於105年11月中旬設置非法律專業人士過半的『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籌備委員會』,總統將自任召集人,統籌規劃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的相關事項。」
訂閱:
文章 (Atom)